永远的“巨人”:陪伴十年的追番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12月2日 下午
永远的“巨人”:陪伴十年的追番
《进击的巨人》(Attack on Titan)动画于2023年11月4日深夜完结(最终回的播出),原作漫画于21年4月9日完结。本人最初是在初二(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13年下半年)接触到这部番,十年过去,见证了它成神的时刻,也见识了各种社会对其评价的起伏和反转。最终能够陪伴它走向落幕,只能说一路走来,感受颇深(确实是失去的青春)。
结局:争议与反转
《巨人》的结局无疑是最受到争议的点,具体来说是在动画第三季到第四季为一个分水岭(我没怎么看过漫画)。作为观众,我们很容易可以感觉到,从第四季开始,作者的重心和关注点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一个速通《巨人》的室友说,“MAPPA接手之后动画画风和风格变化都好大”。确实,在第三季以前如果说《巨人》是热血青年番的话,那么第四季之后就是严肃番。对于这种风格的转变,要么是作者摆烂不想构思更好看的剧情了,要么是作者在玩一种我们都不懂的“很新”的东西。现实情况表示,很多观众的看法是第一种。所以到后期漫画越来越倾向出这种巨大变化,那么读者就越来越不买账。真实的是,如果读者还是将《巨人》看成一个热血猎奇番的话,结局就绝对会把读者整破防,风评直接从神作贬为一坨。
我曾经差点变成暴躁读者中的一员(幸好没有看过漫画),当时确实不解于作者对于这种风格的转变和巨大争议结局的设置。当时很多up主对于《巨人》结局的锐评真的又好笑又解气,比如瓶子君的骂评。如果听凭自己的第一观感就会觉得《巨人》确实是在给我们玩抽象,结局硬生生恶心人。
但是当我看完了今年的完结动画之后,感觉结局的观感也不像网上说的那么夸张,冥冥中感觉作者确实想要表达个什么东西,自己像是懂了但是没有完全懂。网上对于巨人的结局也不再是口诛笔伐了,更多的是缅怀和深入分析,口碑看上去反转了。而在这些分析中,我看到了这个解读视频,才发现我们理解的角度确实偏离了。
重塑解读
不管那些想要扭转风评而解读结局的up主提倡的是什么宿命论还是时空因果论,还是什么别的东西,他们都追求剧情上的合理性,极力想要为艾伦的行为做解释。我个人认为,他们还是拘泥于在整个作品风格一致性上做解释。很显然,在前文中已经说明,在第四季开始,动画风格早已改变,作者已经不是想将《巨人》定义为热血漫,而是想要通过漫画表现一些自己的思想(夹带私货?)。
也就是说不应该仅解读剧情本身,而应该尝试解读作者的创作动机(他为什么后来写成了这样)。
前文中提到的解读视频中有说明,《巨人》在文学方面达到了一个常规漫画无法企及的高度。作者在于数字1、3、9、13似乎有着某种病态的偏执,第四季开始无法令人理解的剧情发展是作者借漫画表达自己对当今世界和主要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的认知、探索、和讽刺。以这种角度来“观察”《巨人》无法理解的发展,尝试理解解决,或许才能正确拥抱《巨人》,而不是像被其受骗之后而揭竿而起,对其进行谩骂。
至此,《巨人》确实可以被奉为神作。
无法复刻的神作:是否值得?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还未入《巨人》坑的二次元萌新,然后看到第四季之后的内容,发现已经不能用之前看热血漫的感觉继续看下去,你需要强制自己思考社会形态,人生意义的各种观点等严肃话题,那你对于《巨人》的评价如何?
显然《巨人》作为一个漫画或动画来说就不能说得上是优秀了。一个好的漫画,从开头到结尾的观感应该是一样的,它不应该逼着读者去强行转变思维,而去严肃哲学方面讨论思想。这方面的一个优秀例子是《鬼灭之刃》,这部漫画至始至终都是节奏舒适的热血发展,所以才能达到如此高的热度。另一个例子是《钢炼》(我的启蒙番),也是瓶子君在最后提到的,它也确实有些讨论人性的东西,但是讨论归讨论,其并不是主题,主角的冒险和热血发展才是主题。
漫画就是大家闲暇之余的娱乐资料,观众或者读者就是想要不需要怎么动脑子就能获得的精彩内容体验。想要讨论严肃哲学,那就应该在严肃文学作品中去表达。
我本身就是一个将人生定位作为自己人生信条的人,这种没有找准自己定位的问题在我看来真的是《巨人》的一个致命的失败点。所以,像是《巨人》这样的后期剧情发展安排,还是希望业界不会去借鉴和模仿。
不管怎么说,对我个人来说,《巨人》将会成为我心中宝贵的回忆。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